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里面的人真的更新了吗?

2016-09-19 孙毅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橡树下】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基督徒跟随主越久,恐怕越会经历一种复杂的矛盾,就是知与行、内与外无法真正合一,就像保罗所说的两个律,无法真正自由地行出自己所知道的道,内心无法真正像自己所知道的那样得释放。于是一不小心就生发出“我真是苦啊”的慨叹。愿今天的这篇信息, 能帮助我们更深地经历更新和得胜。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林后4:16-18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我们过的不太容易。近来见到几年未见的友人,他们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又瘦了。给人一种每况愈下、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的感觉。前一段时间我就想起了上面所读的经文,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算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吧。其实,如果我没有信基督的话,可能我会想到王国维所说的人生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今天将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来看,我还是看到保罗所说的要更加积极一些,强调了人内心一天新似一天的更新。


信主后里面的最大变化就是圣灵成为中心

 

保罗在林后4章这里,主要是在分享他在追随基督对他的呼召、在各处向外邦人宣教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众多患难。这患难虽然使他及其同工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林后4:8-9)正是在这外在的患难中,人在为基督及其福音经历死亡的过程中,“外体”不断地衰微,但“内心”却一天新近一天地不断更新。


这里“外体”不仅仅是指可见的身体,这个字可以译为“外面的人”。这里,“外面的人”是指人的身体及由身体发出的可见、可听之言行举止,以及他的言行所成就的事情、所赋予他的外在身份等等。所以,这里说“外体毁坏”,一方面是指我们身体上的衰微,但主要是指我们外面的言行、过去行事的方式与原则、以及在其所追求的目标上遭遇到打击而经历衰微。


这里“内心”可以译为“里面的人”。简单地解释,“里面的人”就是指圣经中所说的人的灵魂,以及由灵魂生发出那些只有人自己(心灵)才能领会到的直观、思想与情感等,构成人自己内在的自我认同。当我们认耶稣为主,蒙恩重生之后,我们里面的人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圣灵内住在我们的里面,成为里面的人的中心。


如果把整个人的生命理解为一个整体的话,“外面的人”指人这个整体的外侧面,指能够被他人看到的部分;而“里面的人”指人这个整体的内侧面,是只有人自己或独自面对神时才知道的部分。两者的区别只是同一个整体的里外侧面的区别。


在理解了这些词的含义之后,我们回到经文16节,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外体日渐朽坏的时候,我们“里面的人”真的一天新似一天了吗?其“新”可能新在哪里呢?


学习顺服圣灵引导的唯一途径是经历患难

 

按路德所说,我们人的里面是自己无法去改变的。很多人活到离开这个世界,他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基本上还就是他本性中或小时被灌输进去的那些东西,就如我们在公园中看到五六十岁这代人就只能唱红歌或样板戏一样。只有神话语的恩召进到我们里面,让我们里面的人苏醒,我们里面发生改变才有可能。


不过,罗马书7章让我们看到里面的人成长的第一阶段所遇到的难处,就是里面的人喜欢神的律,但肢体中的那个律却将他掳去,让他所行的都是照着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够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我们唯有在信靠中抓住神的恩典,在深切地悔改中接受自己的死,让圣灵成为我们内里生命的核心,我们才有可能从对外面的人的依赖中摆脱出来。这是里面的人生命成长的开始或起点。里面的人所学习到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在悔改中将自己与外面的人分离出来,开始学习不再体贴肉体,而是体贴并愿意顺服圣灵。(罗8:4)这个意义上,“里面的人”得以更新的地方:学习了节制与顺服,知道自己并不欠肉体的债,去顺从肉体活着。(罗8:12)


我们作为基督的门徒,学习顺服圣灵引导之功课的唯一途径就是经历患难,在我们不愿主动面对的患难中经历到外面的人的衰微。这个方面,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榜样:“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5:8)就如加尔文所强调的,只有经历苦难,与主一同背负十字架,才能够除去人的骄傲,让“外面的人”不只是知道自己的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地经历到自己的死。


“外面的人”逐渐地衰败,“里面的人”才一天新似一天。这两者有关系吗?虽然不能说成严格反比的因果关系,但保罗在这里将两者关联起来还是十分深刻的。这里表达出,人从对“外面的人”的依靠转向对“里面的人”的依靠,特别是对里面圣灵引导的依靠,不单纯是思想或知性上的事情,而同时是在生活中经历艰难时不得不放下自己,学习去信靠基督。从依靠自己(外面的人)转到依靠圣灵(里面的人)是何等地难,只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撞到南墙上,碰的头破血流,才可能有所醒悟。


里面的人由此得到其第一个重要品质:节制与顺服。节制是相对于不欠外面的人来讲的;顺服是相对里面的引导来说的。这里的顺服不同于通常人所说的服从:通常人所说的服从可能是出于利益关系、或出于被迫而有的服从。我们里面生发的顺服则是一种甘心乐意的服从。开始积极地去面对让我们经历患难的处境,知道我们所身处的处境都有从神而来的美意。这让我想起奥古斯丁所说的,信仰就是积极地思考。其实这是就信仰让我们学习了顺服之后而言的。顺服让我们开始积极地去思想和面对这个给人挑战的处境。

 

不同于一般盼望的“终末性盼望”

 

不过在这里的经文中,里面的人的生命一天新似一天,保罗更多地是指:就是在所经历的难处中,开始轻看这现世的苦楚,而日益看重将来那极重无比存到永远的荣耀。对我们当下这群人来说,18节的经文可以读作为:原来我们是顾念所见的,现在开始顾念所不见的。与这所不见的关联在一起的是盼望。这让我们看到,在我们以往所依靠的“外面的人”的衰微过程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进入到“里面的人”的生命中:这就是终末的盼望。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终末性盼望与一般盼望的区别。可能我们会对终末的盼望有种误解,总以为,这盼望就是我们今天对将来有的一种期待,直到基督再来才开始实现的盼望。就像是我期待着有一天大学毕业,于是四年之后这个期待终于实现了一样。为了维系这种期待,不至让其模糊,我要不时地去思想或规划将来,将其细化为一个具体的目标。其实,需要靠人努力地去思想和规划某个人定的目标才能够维系的期待还不是终末的盼望。


第一,终末性盼望对人并不是现成的,只对经历过患难的人才有可能:“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3-5)可以说,盼望是患难历经了忍耐与成熟才可能结出的果子。保罗对亚伯拉罕当年状况的描述:“在他没有盼望的时候,仍然怀着盼望去信,因此就成了多国的父。”(罗4:18,新译本)


前一个盼望是指对外面之人的指望,而后来的那个盼望则是对将来那看不见之国度的盼望。人所经历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失败与患难中对外面的人完全失去指望后,指向那看不见的神之国的终末盼望进到我们里面。这后一种的盼望是对将来复活的盼望,是对现在看不见、将来却要成就的那极重无比且为永远之荣耀的盼望。正是这盼望,使我们从顾念所见的,转向顾念那所不见的。


第二,终末盼望将那看不见的神的国、特别是神的国将来的完满实现,对我们变的越来越真实。原本我们都是依靠外面的人而生活。这外面的人生活在一个可见的世界中,以其所见的为真实(以为其为真相之所在),进而为真正有价值或意义之所在。所以我们的理想、目标也都离不开这些可见的事物,以这些可见的事物(事务)为思想的载体,为行动所追求的目标。现在,这些过去以为是真实的事物及其价值与意义都显出不过是暂时的,而那相比是永远的、看不见的国度越来越显出更加真实。


里面的人的生命根基当然是建立在基督(圣言)的根基上,(林前3:11)有圣灵在其中内住做主。不过,如果这根基若是没有与在盼望中所看见的那个用肉眼看不见的国度关联起来,就还都是抽象的。只有与那将来要成就的神的国相关联起来才是具体的。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之前与一对肢体的谈话,其中一位说,他现在读经似乎不再像之前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某句感动他的经文了。后来他又加上了一句,就算是再有,那又怎么样呢?我后来思想,或许我们里面的生命已经成长到,不再是靠某句话带给我们某种感动或满足,而是真有可能进入到圣经话语自身的脉络向我们展现出来的图画中,进入到这图画向我们展现的神之国的美景中。那用肉眼看不见的国度在神的话语的展现中,不仅变的更加真实,同时也给我们 49 31082 49 15287 0 0 4373 0 0:00:07 0:00:03 0:00:04 4372来满足。


第三,终末的盼望在我们里面是自足的,一种来自上面的自足性。终末的盼望是被放在我们里面的,它既来自于将来,就意味着其自身有一种来源于将来的牵引力,将我们引向那将来。就是说,当这种盼望被放在我们里面的时候,单就是这种盼望本身就已经成为我们内心里的一种满足,同时它还会产生一种向着将来的渴望。


盼望在我们里面带来的这种满足是我们从任何外面的成果中得到的满足所难以比较的,不在一个量级上。这正是所谓“里面的人”不同于外面的人的重要方面。这种满足的源头来自于将来,也就是来自于上面。当然,相比之于那将来要实现的,现在还不过是品尝到一点,所以才会有保罗心里所叹息的,如此想要得那在将来才能得着的(就是身体的得赎,罗8:23)。里面被这种将来所牵引的人,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将来的默想。这种默想不是一种思想上的维系与规划,而是心灵中涌流出来的一种渴望。


一个真正有渴望的人,特别是这种来自于上面之渴望的人,是内心中有满足的人,是不再会说“那又会怎么样”的人。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老一辈,比如俞成华弟兄为主的殉道。只有里面有从上面来的自足,或许可能不会在电视中认罪,不受外面长时间压力的影响。

 

更具体地操练默想永生

 

就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肯定的:我们所拥有的盼望就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来6:19)这里面之人的生命之锚之所以能够坚固牢靠,是因为它扣在神借着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所带给我们的神的国的应许上,扣在将来要成就的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上。这锚成为我们在此世生活的重要根基。如果我们的盼望不是指向将来那暂时看不见的,而是指向今世的事物,只对今世那看得见的事物有盼望,那么就如保罗所说,我们就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如何能够让我们里面之人的锚更好地扣在将来在神的国中要成就的事情上?这里我已经假设我们是在经历了患难之后,在里面之人中生发出来对永世的盼望,在这个基本前提之下,我们可以在如下三个方面有所操练。


第一,我们要花时间去了解、思想那将来在神的国中要成就的事情。这些在先知书、保罗书信、以及启示录中都有一些描述。我们要了解将来要成就的那极重无比之永远的荣耀究竟是什么,那么值得我们去热切地盼望。如果简单在这里说一下的话,首先,当基督再来的时候,我们都要复活;(林前15:23)其次,我们这些首先复活的人要与基督在这里一同作王千年;(启20:4)再其次,我们这些蒙恩得救的人会进入到新天新地,与神一同生活在新耶路撒冷城(启21-22)。


第二,我们要正面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改变对死亡的态度。确实,按照我们归信前自然人的情感,想到死亡的时候会恐惧,这是自然的。那是因为我们还不确定人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死亡带来的恐惧是源于人们不知道之后会是什么的那种不确定。如果你确定了死亡不过是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换:由在这个世代生活的阶段,进入到在基督里等候复活的时期,然后身体一定会复活,等等,那么这种确定性就让你不再害怕了。如果你里面还没有那来自于将来之国度的确定性的光,那么你要努力地寻求得救的确据。


第三,对将来的热切盼望在让我们轻看这个世界的同时,并不是要我们忽视自己当尽的本分。诗篇中的这句话:“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特别是针对我们生活中有一个终末的维度来说的。只有针对着那些知道自己在世时间不多的人,才知道如何数算自己的日子,这种情况下学会数算,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我们在今世的生活其实都不过是在时时地为随时死亡或被神接到他那里来做预备。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算作是一种应用性的操练。加尔文将默想永生看作是基督教生活的不可少的要素。或许,上面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算作是对默想永生的一种解释,让我们更为具体地来了解何为默想永生。


橡树约稿

亲爱的橡果们!感谢大家陪伴橡树人一路走到今天,一起分享属灵的悦读时光。我们相信,每位橡果在个人的阅读经历中,都会不断迸溅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考火花。从今天此刻开始,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些火花记录下来吧!可以是你对橡树书籍的书评,也可以是从某个段落引发的属灵思考,还可以是阅读的字里行间涌流出来的不凡洞见。我们会不定期选择推出橡果们的“果子”,期待看见你的那一枚哦!所以不要犹豫,把写好的文字发给我们吧!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amos@qq.com。

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

橡树文字工作室定期发送橡树图书书评、书摘、橡友会信息
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欲购买《心灵渴望》,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